深圳總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花園大廈C棟707
寶安分點:石巖街道田心大道生源大廈A座1003室
電話:0755-2393 9041
傳真:0755-2393 9117
聯系人:黃先生
手機:13699834260
網址:www.beijingdkfp.com
郵箱: cjby@163.com
深圳各區均有分點,隨叫隨到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專業白蟻防治/蠓類
文章作者:程建白蟻防治中心發布時間:2021-05-27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專業白蟻防治/蠓類
(一)主要種類
蠓俗稱“墨蚊”,是個體較小的吸血昆蟲,種類很多,其中以奧氏庫蠓(Culicoidesausteni)、格氏庫蠓(C.grahami)和臺灣鋏蠓(Lasiohelea taiwana)等可傳播人、畜疾病。
蠓屬世界性分布,蠓科(Ceratopogonidae)在目前已知的有4000余種,在我國已有16屬,其中庫蠓屬有172種。在我國重要的吸血蠓有:臺灣鋏蠓[Lasiohelea taiwana(Shira-ki)]、同體庫蠓(Culicoides homsotamas kieffer)、福建 庫蠓(C. fukieneusis chen &Tsai)、荒川庫蠓[C.arakawai(Arakawa)]、日本庫蠓(C.nipponensis Tokanaga)、許氏庫[C.schultzei(Enderlein)]、北方庫蠓[Leptoconops(Holoconops)borealis Gu-tsevich].
現將我國16屬檢索表(胡經甫,1962)列出,供參考。
蠓科分屬檢索表
1.爪間突甚大,其長度與爪相等爪間突極短或不存在
2.第2徑室短,終止于翅前緣的中部,翅的全面有密布的大毛,第2徑室狹而長
3.雌蟲觸角末5節變長;足全有爪··續蠓屬Forcipomyia Meigen
雌蟲觸角末6節變長(很少7節);雌蟲的足有時無爪..·寄蠓屬pterobosca Macfie
4.徑脈的兩個支在近基部處,幾乎互相靠緊,第1徑室呈裂縫狀,或不存在,翅面有密布的大毛··勒蠓屬LasioheleaKieffer徑脈的兩個支在近基部處不互相靠緊,經常有2個徑室存在,第2徑室很長,到達翅前緣中部之外,翅面大毛較少或不存在···裸蠓屬Atrichobogon Kiefferpoo
6.徑分脈終止于翅前緣的中部。第1徑室不存在,第2徑室短,呈正方、亞方或斜方形,翅面大毛頗密:復眼有毛。。。。··毛蠓屬Dasyhelea Kieffei徑分脈到達翅前緣中部之外,脈序不同于上述者·......
7.中胸盾片有明顯的肩坑;翅面有明顯的小毛;雌蟲的爪小但對稱·.·······庫蠓屬Culicoides Latrille中胸盾片無肩坑;翅面有明顯的大毛或小毛;足常有變化,爪常不對稱;第2徑室長大于寬
8.翅面至少在近外緣處有大毛,徑脈的兩個支在近基部處互相靠緊;足的第4跗節呈明顯的心臟形,uaudomya Kieffer翅面有大毛或無大毛,徑脈的兩個支不互相靠緊,后足股節顯然大于其他足股節,其下緣有刺,后足脛節沺長·········鋸蠓屬Serromyia Meigen
翅只有1個徑室..15
雌蟲的爪全相等。。。
13.雌蟲前足的爪相等并有鉤,第4附節圓柱形··叉蠓屬Dicrohelea Kieffer
14.第4附節短,呈圓筒形.球蠓屬SDhaeromias Curtis第4附節端部顯然呈心臟,形成2葉形須蠓屬Palpomyia Meigen
15.中胸盾片全面有多數的鬃;雌蟲的徑分脈延伸至近翅端處···戴蠓屬Dicrobezzia Kieffer中胸盾片只在側部和后部有鬃;徑分脈終止于遠離翅端處···具蠓屬Bezzia Kieffer
(二)主要習性
蠓的一生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除某些庫蠓成蠓具有孤雌生殖外,大多數吸血蠓都營有性生殖。雌蠓吸飽血方能產卵,卵呈香蕉或船形,初產卵色灰白或淡紅,以后變淺褐,最后呈暗褐或黑色。卵多產于潮濕的泥土或水中,庫蠓除少數種卵數在10-20粒及高于250-490粒外,多數在100粒以內,鐵蠓產24-147粒卵;細蠓則為7-140粒。夏季氣溫下,卵期2.5-6.0天,通常3日后孵化,孵化率蠛蠓為81.68%、同體庫蠓67.6-~98.7%、臺灣鋏蠓13.89-100%.少數種發生夏、秋季滯育或越冬的卵,卵期可延長至6-10個月。
幼蟲分4齡。庫蠓幼蟲蛇形或蠕蟲狀,體分頭、胸、腹部。體色白、灰白、桔紅色。頭部有前口式(Prognathous)口器,由上唇、上顎、下顎、下唇、舌、食竇泵等組成。胸3節,腹9節,末端生有氣管鰓。臺灣鋏蠓幼蟲在實驗室28℃、相對濕度80%條件下完成發育的
時間為16-18天(孫克勤,1974).據裘明華(1979)報道:在重慶15.5-25.4℃下以血粉為飼料,幼蟲發育成熟需時20-44天,而以肝粉為食,則為25-41天。發育時間在種間差異很大,食物和溫度起重要作用,夏季氣溫下,幼蟲在1-3周或6周內完全發育,越冬幼蟲則可長達半年以上。
蛹頭胸部愈合膨大,腹部9節。蛹期在夏季一般為3-4天,秋季可延長達半月或1月。
新羽化蠓多在羽化后1-3天交配、吸血、產卵。吸血蠓多在群舞時交配,同體庫蠓在門前,室外過道等處群舞,呈現黎明和黃昏2個群舞高峰。臺灣鋏蠓于白晝午后在樹蔭下群舞,多在離地面0.6-1.7米之間進行。成蠓在自然界壽命約1個月。
雄蠓草食以花蜜為生;雌蟲具有攝吸植物汁液、人血和動物血或血淋巴的食性,吸血對象有人、家畜、家禽、野生動物中的哺乳類和鳥類。少數種為冷血動物,個別種如嗜蚊庫蠓尚能寄生于雌蚊腹部吸血。蠓對宿主有一定選擇性。臺灣鋏蠓為嗜人血種。荒川庫蠓為嗜禽血種。同體庫蠓則為嗜畜和其他乳動物血種。
吸血蠓吸血叮刺活動受自然界中光照度、風速、溫度、濕度和雨量等因素的影響,叮刺的晝夜節律,因種而異。臺灣鋏蠓一般自清晨至黃昏均有叮刺活動,叮刺高峰則在12-15、14-16時出現。同體庫蠓有清晨和黃昏2個叮刺高峰,晚高峰更高。叮刺率是隨著溫度和光照度的高低而升降,但與濕度恰成反比,即濕度低時叮刺率高。
吸血蠓的季節消長情況,因各地氣候、蠓種不同而不同。熱帶地區成蟲全年出現,溫帶、寒帶成蟲呈季節性出現。重慶地區同體庫蠓全年均見,5月和9月出現季節高峰,以5月較高,1-2月密度顯著下降。臺灣鋏蠓在重慶3-11月出現(裘明華,1979),在廣州則全年出現,8月為季節高峰。青島市常見蠓刺螫庫蠓顯6月高峰,荒川庫蠓、尖喙庫蠓顯8月高峰(康增佐,1988).福州荒川庫蠓顯5月 和7月高峰,尖喙庫蠓顯8月高峰(趙學忠,1988).
庫蠓飛行距離可達4-5公里,主要在200-500米圓周半徑內。多數吸血蠓的活動范圍,常限于滋生地、棲息場所和畜舍附近。
蠓多棲息于陰暗、潮濕、溫暖而避風的地方,如庫蠓休止在草根、竹林、樹木、草叢、土壤縫隙等處。幼蟲滋生地十分廣泛,如緩流、水池沼澤的邊緣,淤泥濁溝和腐敗植物洼穴,以及植物的葉腋、石穴,竹筒積水和蔽蔭濕潤的泥土等處。庫蠓滋生地多為各種大小水體,包括咸水、淡水、流水、靜水、永久或暫時性積水。庫蠓幼蟲主要在水底層,水位線上下泥層淺表或濕的土壤內挖洞居穴內生活,如同體庫蠓幼蟲多在水下泥土2厘米以內生活。鋏蠓幼蟲多為陸生,滋生于無陽光直接照射的濕地,富有苔蘚、藻類、真菌及植物碎片的土壤表面。在菜園地,在生長期較長,遮蔭度較大的高稈、高架植物,如瓜棚、豆架及玉米林下疏松濕土內,幼蟲較多。虞以新1982年調查結果是:林蔭土陽性率23.98%,溝邊泥38.19%,墻腳土23.12%,水田泥41.67%,菜園土18.55%,其他38.64%.在這6類不同生境土樣中幼蟲與蛹總陽性率為28.62%.活動層次,60%見于距地表2厘米以內,26.7%見于2-4厘米處。
多數以成熟幼蟲越冬。臺灣鋏蠓以幼蟲越冬。同體庫蠓在重慶冬季,其成蟲未見脂肪體積聚并可吸血,冬季在滋生地檢獲到卵、幼蟲和蛹,說明無蟄伏現象。
(三)與疾病的關系
已知見于下述幾方面:
(1)線蟲病蠓傳播的線蟲有常現蓋頭線蟲(Dipeialonemaperstans)、鏈尾蓋頭線蟲(D.Streptocerca)和歐氏曼森線蟲(Mansonella ozzardi).常現蓋頭線蟲寄生于人的腹腔和胸腔,傳播媒介是奧氏庫蠓,流行于非洲和拉丁美洲;鏈尾蓋頭線蟲傳播媒介為格氏庫蠓,流行于非洲;歐氏曼森線蟲傳播媒介是怒庫蠓(Culicoides furens)和柏拉庫蠓(C.paraensis),于拉丁美洲。
我國無上述3種線蟲病。
(2)皮炎 吸血蠓叮刺可引起皮炎,一般表現為紅斑、丘疹、小結、腫脹、水瘡及滲出。有的產生丘疹性蕁麻疹,奇癢難忍。有的繼發性感染蜂窩織炎、淋巴管炎、淋巴結腫大等。
(3)流行性乙型腦炎媒介問題 1957、1962年在福建、廣東兩省從臺灣鋏蠓中分離出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提出其為媒介的可能性。蠓在這種病的傳播上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防治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改善 清除雜草,填平洼地,排除水溝、水坑污水,堵塞樹洞,搞好清潔衛生,以減少蠓的滋生場所。住屋用紗門紗窗,防止蠓進入室內。這些都是防治的有效措施,要堅持定期去做。
(2)化學防治 噴灑殺蟲劑殺滅成蟲和幼蟲,常用的有馬拉硫磷、故敵畏、除蟲菊、雙硫磷等,都有一定效果。
(3)生物防治 同體庫蠓被索蟲寄生后產生雌性不育,可能是有希望的防治途徑之一,需要深入研究。
深圳市程建白蟻害蟲防治中心有限公司;殺蟲消殺熱線:1369983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