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總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花園大廈C棟707
寶安分點:石巖街道田心大道生源大廈A座1003室
電話:0755-2393 9041
傳真:0755-2393 9117
聯系人:黃先生
手機:13699834260
網址:www.beijingdkfp.com
郵箱: cjby@163.com
深圳各區均有分點,隨叫隨到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專業白蟻防治/蠅類
文章作者:程建白蟻防治中心發布時間:2021-05-22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專業白蟻防治/蠅類
(一)分類
蠅在昆蟲系統分類上指雙翅目中比較進化的一大類,即環裂亞目(Cyclorrhapha)的總稱,有的作者稱之為高級雙翅類。其中種類很多,據統計我國有瓣類已知蠅類超過850種(范滋德,1979).但形態、生活史、生態上的差異很大,因此分類問題尚未統一,對目與
科之間的一些分類階梯尚有不同的看法。我國學者參照國外分類學者的意見,在環裂亞目之下,根據成蠅頭部觸角上方額囊縫的有無,分為無縫組(Aschiza)與有縫組(Schizoph-ora)兩組。在有縫組中,根據腋瓣的有無,分為無瓣類(Acalyptratae)與有瓣類(Calyptr-
atae)兩類。有的作者還在科之上設總科。蠅的共同特征為:
(1)觸角短,分3節,第3節最長,其背面有一觸角芒。第2節背面偏外側有一幾乎縱貫全長的裂縫;
(2)復眼1對,明顯。多數雄蠅兩眼間距離很窄,稱接眼式;而雌蠅眼間距較寬,稱離眼式,有些蠅類雌雄蠅眼間距無明顯差別;
(3)單眼3個,在頭頂部形成三角區;
(4)多數蠅類口器發達(狂蠅類多不發達),為舐吸式或刺吸式,具攝食功能,觸須不分節;
(5)胸部背面有清晰的橫縫,后小盾板退化、不明顯或不發達;(6)翅脈簡單,除亞前緣脈外多有6條縱脈及1條腋脈;
(7)腹部明顯可見4-5節,第2腹板總是外露的;
(8)幼蟲頭退化而小,大部縮入胸部內,具咀嚼型口器。腹部第8節的后側有后孔門1對,后孔門由氣門環、氣門裂和紐孔組成,其形狀在幼蟲分類上有重要意義。幼蟲僅3個齡期,第3齡幼蟲不蛻皮即變成蛹;
(9)蛹殼由第3齡幼蟲皮縮小角化而成。蛹羽化為成蟲時,蛹內成蟲頭部前端有一額囊,用以頂破蛹殼,蛹殼前端作環狀裂縫脫落,環裂亞目即因此而得名。蠅的分類比較復雜,各學者意見不一,國內主要采用的分類體系。
而另一些作者從實際應用出發,按照成蠅的食性、傳病方式及致病作用,將主要蠅類分為3大類,即:
(1)吸血蠅類 其雌、雄蠅均吸人或獸的血,具有發達的刺吸式口器,在我國畜牧區主要傳播畜類的疾病,在非洲可傳播人體錐蟲病。如蠅科中螫蠅亞科的某些種類。
(2)非吸血蠅類 其成蠅都不吸血,口器舐吸式,以各種有機物質為食,是機械性傳播人類腸道或其他傳染病的主要蠅種,部分種類的幼蟲亦可引起蠅蛆病。
(3)不食蠅類 成蟲期口器退化,不吃食物,依靠幼蟲期貯存的營養維持生活、產卵后即死亡。幼蟲完全營寄生生活,是蠅蛆病的主要病原,對畜類危害很大,幼蟲亦可在人體寄生,引起蠅蛆病。
(二)生態習性
1.幼蟲習性
蠅幼蟲生長發育在其賴以滋生的物質中,由于滋生習性不同,不同的滋生物中蠅的種類也不同。如在混有人尿的稀人糞中,以麻蠅最多,其次為金蠅、麗蠅;在較干燥的人糞中,主要為麻蠅,也可有舍蠅、腐蠅;在畜糞中以舍蠅和鱉蠅為主;在腐敗植物中,以舍蠅、腐蠅為主;而在通常的垃圾中,因垃圾成分不同蠅種可有變化。了解蠅幼蟲的滋生環境及滋生習性,對防治蠅類有重要意義。
每種幼蟲有其固有的食性,因此滋生物種類不同,對幼蟲的生長發育影響也不同,就一種蠅種來說,當適宜其生長發育的滋生物種類愈多時,其數量就愈多。同一種滋生物,亦因其數量、質量不同而影響蠅幼蟲的生長,如滋生物中含蛋白質多,幼蟲發育快,且發育良好,體重增加;反之,如蛋白質含量少,則幼蟲發育慢,個體小。每種蠅類幼蟲,有適于其發育的最低、最高及最適宜的溫度。如家蠅(Musca domestica)幼蟲發育 所需的最低溫度為5℃左右,最高為43℃左右;而舍蠅(M.vicina)則為最低7-8℃、最高55-59℃,如在這種溫度范圍之外,幼蟲發育緩慢甚至死亡。此外,濕度對幼蟲的發育影響也很大,一般幼蟲喜在較濕潤的滋生物中生長,而在較干燥的滋生物中,幼蟲滋生少,死亡也多。
2.蛹的習性
第3齡幼蟲發育成熟后停止取食進入化蛹階段,化蛹過程由蠅神經結的內分泌物控制。蛹的習性與幼蟲有明顯不同,一般對高溫、高濕的耐受力均比幼蟲低,因此幼蟲在化蛹時,多爬離幼蟲滋生地,到附近較干燥的松土表層或縫隙中化蛹,其深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了
解這一習性,有利于滅蛹。蛹的發育期較幼蟲期長,因蠅種而異,在適宜的條件下,家蠅為3-6天,麗蠅為10-17天,廄螫蠅為6-20天;在不利條件下,可長達數周。蛹對低溫耐受性較強,因此多數蠅類均以蛹期越冬。
3.成蟲習性
(1)產卵 各種蠅類的產卵方式不同,如家蠅及多數常見蠅類,均產卵于幼蟲滋生物上,產卵數因種類而異,可產數十個至數百個,多成塊狀堆集在滋生物上;而麻蠅類則多產出1齡幼蟲;而幼蟲營寄生生活的蠅類,如胃蠅、皮下蠅等,成蟲多產卵于宿主的皮毛上。
(2)食性 成蠅的食性比較復雜,按其食性可以分為3大類,即不食蠅類,成蠅不攝食,口器退化;吸血蠅類,成蠅以所吸血液為其主要食物;非吸血蠅類,成蠅不吸血而是舐食有機物。非吸血蠅類的食性也很復雜,可分為糞食性、肉食性、雜食性等。成蠅的食性,不僅與其生長發育及繁殖有密切關系,而且與傳病的方式、能力以及與防治有密切關系。如不食蠅類多與傳病無關,但其幼蟲多為寄生性,可引起人及動物的蠅蛆病。吸血蠅類主要通過吸血傳播疾病;而非吸血蠅類則主要通過蠅體內外攜帶病原體而機械性傳播疾病,在這類蠅類中,其食性愈雜,則其傳病的可能性愈大,可傳播的疾病的種類也愈多。非吸血蠅類取食頻繁,且有邊取食邊反吐(形成吐滴)邊排便的習性,因此當其停留在食物或食具上時,通過吐滴或排泄糞便,很易污染食物、食具,散播病原體。
(3)棲息與活動習性 成蠅的棲息活動場所極廣泛既可在人活動的場所如居室、廚房、公共場所或食品作坊、廁所等處,也可在室外糞坑、垃圾堆、腐敗動、植物質等處。不同蠅種雖有相對固定的棲息活動場所,如舍蠅多在室內,綠蠅、麻蠅等多在室外,但不十分嚴格,可因環境中滋生物的不同而改變。成蠅多數在日間活動,夜間靜止,在日間時有趨光性,在光亮時活動頻繁。利用蠅類趨光的習性,采用藍色玻璃,在食品廠、食堂、廁所入口處設計一暗道,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防蠅的作用。蠅的飛翔能力較強,根據用同位素標記技術測定,蠅類最大飛翔距離可達6-12公里,但一般有效擴散直徑為1-2公里。
(4)蠅種組成、季節分布與越冬。一個地區蠅的種類稱為蠅相,而同一個地區各種蠅類的比例稱為蠅種組成。由于氣候、高度、地理位置、滋生環境等的不同,不同地區的蠅相和蠅種組成亦不相同。此外每一蠅種在一個地區一年四季的數量分布亦不相同,在我國大多數蠅類的季節分布可分為兩個類型,一為單峰型,多為耐熱蠅種,一年中以7、8、9三個月為其密度高峰;另一型為雙峰型,這種類型的蠅類一般適于在較低溫度中生長繁殖,因此多在4-5月、10-11月有兩個密度高峰,而在較熱的8-9月數量明顯下降。了解一個地區的蠅相、蠅種組成及主要蠅類的季節分布,就能較好地分析蠅類與傳播疾病的關系,制定防治對策。在較寒冷地區,當冬季氣溫在10℃以下時,蠅類停止活動,進入越冬狀態。由于蠅蛹的耐寒能力較強,大部分蠅類均以蛹期越冬,少數以幼蟲越冬。在南方冬季氣溫較高的地區,蠅類可全年活動,無越冬現象,有的地區冬季蠅類較少,成蠅多在室內或較溫暖處活動。
(三)與人類的關系
大量蠅類在人的周圍活動,影響人的工作與休息,而最主要的是它們可以作為生物性或機械性傳播疾病的媒介,或本身即為病原體引起蠅蛆病。
1. 生物性傳播
在非洲,吸血蠅類舌蠅屬(Glossina)中的某些種類,可傳播人的睡 眠病(sleepingSickness),睡眠病的病原體在非洲西部為岡比亞錐蟲(Trypanosoma gambieuse),而在東部為羅得西亞錐蟲(T.rhodesiense).睡眠病在非洲對人的威脅很大,如不經治療,會終致死亡。此外,舌蠅屬的一些種類,還可以傳播多種動物的錐蟲病。錐蟲病雖主要在非洲流行,由于改革開放,我國與國外交流增多,在援外或勞務輸出人員中應注意。
2.機械性傳播
主要由非吸血蠅類傳播。非吸血蠅類體表多毛,易粘附病原體,爪墊上有小毛及分泌的粘液,增加了攜帶病原體的能力。口器很發達,能大量吸食液狀食物,消化道的嗉囊可貯藏病原體,在吸食食物時有形成吐滴反吐及排便的習性,這些習性都增加了傳播病原體的能力。一般認為,由于病原體多不耐干燥,所以經體內傳播(排糞、吐滴)遠比體外傳病作用為大。此外,有文獻報道,蠅在防蠅紗罩上爬行,其所排糞便落入罩內食物中,也可使食物受污染而傳播疾病。蠅類可機械性傳播的疾病很多,病原體包含病毒、細菌、螺旋體、原蟲、蠕蟲等多種。有關蠅類傳播疾病的材料,國外在本世紀早期報道較多,國內學者在30-50年代也做了不少工作,60年代以后則缺乏文獻報道。
(1)病毒病 早在本世紀初已有學者報道,蠅體可保有脊髓灰質炎的病毒,在適當的條件下,可由體外或體內傳播病毒,主要的蠅類為家蠅、舍蠅及大頭金蠅等。到了30、40年代,又有一些作者發現在自然界捕獲的蠅類中,有該病毒存在,在一些蠅類中,該病毒可存活一定時間。Ward等(1945)將蠅污染了的食物喂兩只猩,使兩猩猩均發生脊髓灰質炎的亞臨床感染,在其糞便中可查獲到病毒長達14-20天,作者將猩猩糞接種獼猴,產生了典型的脊髓病變。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蠅可傳播脊髓灰質炎病毒。也有作者指出直接接觸在傳播脊髓灰質病毒上的重要性,認為蠅傳播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傳播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傳播途徑。
另一種可以通過蠅傳播的病毒病是沙眼。早在1919及1922年,法國學者Nicolle氏等就有蠅在接觸患者的沙眼后24小時或接觸了從患者眼部 取下6小時后的繃帶后,仍可傳播沙眼病的報道。
(2)細菌性疾病 蠅類可傳播多種細菌性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腸道細菌病,其次有結核、破傷風、麻瘋和細菌性眼結合膜炎等。對蠅類與腸道傳染病的關系,國內外許多作者從發病率與蠅類的季節分布,以及從蠅類體表、體內分離病原 體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得較多的腸道傳染病是細菌性痢疾和傷寒,調查得較多的蠅類是舍蠅和大頭金蠅。如Manson-Bahr氏早在1919年就報道了他在埃及的研究結果,他發現痢疾桿菌在蠅的消化道內可存活4天。Stewart氏(1944)在北非的實驗表明弗氏痢疾桿菌可被蠅攜帶長達12天之久。周欽賢(1940)從北京公廁捕獲的250只大頭金蠅中分離出痢疾桿菌,其陽性率為8%,并證明傷寒桿菌能在實驗室飼養的大頭金蠅體內存活5-6天。周惠民、張宗葆(1952)報告在大連廁所捕獲的60只舍蠅中檢出副傷寒桿菌、其陽性率為8.33%.其后,在四川雅安(1956)、內江(1958)、廈門(1957)和福州市(1960)等地,也都從舍蠅、大頭金蠅中查出帶有弗氏痢疾桿菌或副傷寒桿菌。
(3)原蟲病 國內、外作者的研究表明,蠅類可傳播多種原蟲病,其中主要的致病原蟲為溶組織內阿米巴,其他致病或不致病的原蟲如蘭氏賈第鞭毛蟲、微小內蜒阿米巴、結腸內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等均有發現。涉及的蠅類以舍蠅及大頭金蠅為主。如張奎氏(1943)在成都以解剖檢查蠅類消化道內含物的方法,從大頭金蠅、絲光綠蠅及麻蠅體內查出溶組織內阿米巴、結腸內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內蜒阿米巴、蘭氏賈第鞭毛蟲及梅氏唇鞭毛蟲等的包囊。其中大頭金蠅的帶蟲率高達41.1%(60/146).盧婉卿、馮蘭洲(1943)在北京將溶組織內阿米巴包囊喂實驗室內培養的大頭金蠅,發現蠅類吞食包囊后15分鐘,即可從蠅糞中查獲包囊,糞中排出包囊可持續30小時,蠅糞中的包囊經培養可發育成滋養體。
(4)蠕蟲病 國內、外學者均有關于蠅類傳播蠕蟲病的報道。如張奎(1943)在成都解剖了包括舍蠅、大頭金蠅、絲光綠蠅等多種蠅類,在大頭金蠅、絲光綠蠅及麻蠅的腸內容物中發現了蛔蟲、鞭蟲、鉤蟲等蟲卵,以大頭金蠅的陽性率最高。Pipkin(1943)報道在家蠅及其他蠅類體外,可攜帶蟯蟲、鉤蟲、鞭蟲和人蛔蟲卵,這些蟲卵在蠅體外可存活1-3小時。
作為機械性傳播的媒介,蠅類可傳播多種傳染病,但其特異性不強,常因環境等因素而可改變。從某一疾病的流行情況來分析,通過蟲媒機械性傳播,一般不是該病傳播的唯一途徑,尚可通過直接污染等形式傳播。因此在考慮疾病的防治時,除防蠅措施外,尚需考慮切斷其他傳播途徑的防治措施。
3.蠅蛆病(myiasis)
蠅類幼蟲寄生在動物或人體的組織或腔道內而致蠅蛆病。據陳佩惠截至1980年的統計,我國文獻記載的各類蠅蛆病約300余例。目前對蠅蛆病的分類有以下兩種方式。Patton根據蠅類的習性及蠅蛆對宿主環境的適應程度,分為以下3種類型:
(1)專性蠅蛆病(specific myiasis) 蠅幼蟲營專性寄生生活,即這類幼蟲只能在動物體內才能生長發育,幼蟲在動物體內發育已成為這類蠅生活史中必需的一環。根據幼蟲對宿主的選擇性,又可分成兩類:①宿主特異性類:這類蠅幼蟲對寄生的宿主及寄生的器官、部位有特殊的選擇性,即只有在某些種宿主的某些器官部位中寄生,才能發育成為成熟的第3齡幼蟲。這些蠅類主要分布在畜牧區,如馬胃蠅正常只寄生在奇蹄動物如馬、驢、騾等消化道中的特定部位;皮下蠅寄生在牛及其他偶蹄動物的皮下;羊狂蠅寄生于羊的鼻腔及鼻竇內。這類蠅幼蟲雖然也可偶然寄生在其他動物上或其他部位,但因未能完全適應,多不能正常發育成熟。如狂蠅的一齡幼蟲也可在人眼、鼻、口腔中寄生,胃蠅的一齡幼蟲可進入人皮內寄生,但均不能繼續發育。②宿主非特異性類:這類蠅幼蟲雖也需在活組織內才能生長發育,一旦將幼蟲從動物體取出后置于死組織中便不能繼續生長發育,但幼蟲不能穿入未破損的皮膚內,只有當宿主體任何部位有出血時,才可吸引這類蠅類在其上產卵或產幼蟲。這些蠅類對宿主及寄生的器官、部位無特殊選擇性,因此在人和各種動物的不同部位都可引起蠅蛆病。如引起眼、皮膚、耳、鼻、陰道內等部位的蠅蛆病。屬于這
類的蠅類常見有蛆癥金蠅(Chrysomyia bezziana)和嗜人錐蠅(Cochliom yia hominovo-ax).這類蠅的成蟲主要是野棲的,因此這類蠅蛆病多見于野生動物或牧區的牲畜,人偶可獲感染。
(2)半專性蠅蛆。╯emi-specific myiasis) 引起這類蠅蛆病的蠅幼蟲,正常是在死動物尸體或腐敗的動物組織內滋生,因腐敗的氣味而誘使成蠅到達該處產卵或產幼蟲;顒游锘蛉梭w有傷口或疾患化膿時,也可吸引這些蠅類產卵或產幼蟲。蛆寄生的部位較淺,只食壞死組織,不侵入活組織。導致半專性蠅蛆病的主要蠅類是綠蠅、金蠅、麗蠅和麻蠅中的一些種類。
(3)偶然性蠅蛆。╝ccidental或facultative myiasis)導致這類蠅蛆病的幼蟲,在正常情況下是在腐敗的有機物質(一般不包括腐敗的動物組織),如糞、尿、腐敗的植物中滋生的種類。幼蟲進入人體是偶然性的,進入身體的方式可以是蠅卵或幼蟲污染食物而致腸道蠅蛆;成蟲產卵或產幼蟲于肛門、尿道口或陰道口附近,幼蟲進入腔道而致蠅蛆。换蚋亻T、尿道或陰道接近有蠅蛆的處所,蠅蛆爬入這些部位。國內已報告的蠅蛆病中,以這類蠅蛆病最多。主要蠅種為舍蠅、廁蠅、金蠅等。
從城市生態環境的角度來分析(2)、(3)兩類蠅蛆病主要是由于城市垃圾、糞便處理不當,導致蠅類滋生而引起。而專性蠅蛆病的蠅類主要是侵襲動物,且多在牧區,或近郊區牧場,但其經濟影響卻不容忽視。如牛皮下蠅蛆成熟離開牛體時穿破皮膚。有破孔的牛皮,其經濟價值明顯降低,據國外報道,一些以牛的產品作為主要出口產品的國家,由于牛皮下蠅的危害,其經濟損失每年可達數億美元。
James(1947)根據蠅幼蟲侵犯的器官、組織部位的不同,將蠅蛆病分為9種,這種分類法,對臨床工作者比較容易接受,但分類過細,一般將其歸納為以下5種:
(1)皮膚蠅蛆病 包括傷口及皮下蠅蛆;
(2)耳、鼻、咽喉及其竇的蠅蛆;
(3)眼蠅蛆病;
(4)肛門、陰道、尿道蠅蛆;
(5)胃腸道蠅蛆病。
(四)防治
蠅類的存在主要是環境衛生問題,因此清除各種蠅類的滋生環境,是防治蠅類的根本措施。應采取治本為主,治標、治本兼顧,因時、因地制宜的綜合措施。傳統的防治方法,依照使用的手段不同,可分為物理、化學(藥品)和生物(生態)等3種,近年來在用遺傳學方法防治方面有較大的發展。茲分別簡介如下。
1.物理防治
這是比較簡單、節約的辦法,如果使用得當亦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對成蠅可采取人工捕打,用捕蠅器、粘蠅紙捕捉和粘附,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紗窗、紗門、用紗罩防護食物等均可取得好的效果。對小范圍內的蠅幼蟲,如廁所蹲坑等處可用熱水燙,或用網撈等。
2.化學防治
常用的藥物有敵百蟲、倍硫磷或除蟲菊類的衍生物等。在使用藥物殺滅時,一定要注意結合蠅的生態習性、棲息場所,有目的地對重點地區進行噴灑。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含義,各作者理解有不同,有的只狹義地把利用天敵消滅昆蟲稱之為生物防治,而多數學者則把凡利用改變環境而使昆蟲的滋生減少甚至無法滋生的方法或措施,均列為生物防治的范疇,而最近研究較多的,如利用昆蟲激素,甚至遺傳方法中的一些方法,也可列為生物防治的內容。
(1)滋生地和滋生物的處理 蠅幼蟲的滋生物主要是腐敗的動植物有機質、糞便、垃圾等,對大量的滋生物,可以根據各地用肥的習慣,采用堆肥或產生沼氣的辦法來處理,通過這些辦法可以同時防止成蠅在這些物質上產卵,或殺死其中的蛆。對少數散在的滋生物,應注意及時收集、處理或深埋。
近年來,動物養殖業發展迅速,也有些新問題出現。如有的專業養雞戶,在大量發展養雞時,忽略了對雞糞的處理,使之成為人工形成的蠅類滋生地。還有的地方,用人工培養的方法培殖蠅蛆,作為動物飼料,如不注意加強管理,也容易成為人為的蠅類滋生場所,造成環境污染。
(2)利用天敵如寄生蜂等。
4.近年來在研究、發展中的滅蠅方法
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多數尚處在試驗、研究階段,其中個別方法,對個別蠅種在小范圍現場中已使用過,取得一定效果。
(1)昆蟲激素防治法
①內激素類:又稱昆蟲生長調節劑。昆蟲體內分泌激素的主要器官有:腦神經分泌細胞、前胸腺和咽側體。腦神經分泌細胞可分泌腦激素,它可活化咽側體。使之分泌保幼激素,又可直接活化前胸腺(在蠅類中為圍氣管腺),使之分泌蛻皮激素。這兩種激素直接調
節昆蟲的生長、成熟,使之蛻皮、成蟲器官發育等。如用過量保幼激素處理滋生地,可形成超齡幼蟲或形成具有幼蟲和成蟲兩期特性的中間型,很快死亡。用過量蛻皮激素,則可使幼蟲過早蛻皮,變成小而無生殖能力的成蟲,或蛹不能形成成蟲而死亡。文獻報道此類物質用于滅蠅試驗的有Altosid SR-10、R-20458、AI3-36206和AI3-36093等,均證明對蠅
有較好的效果,其中R-20458曾已用于處理整蠅的滋生地。
②外激素:又稱信息激素,其中用于防治研究的是性信息素。蠅類的性信息素有雄蠅誘雌蠅和雌蠅誘雄蠅兩大類。不同蠅類產生性信息素的組織不同,如Rogoff(1964)指出雌家蠅性信息素存在于雌蠅的頭部、腹部和卵內,Carlson(1971)從性成熟的雌家蠅的表皮和糞中分離出性信息素,經分析定出其結構后已能人工合成,定名為Muscalure.實驗證明在捕蠅器中加入Muscalure后,可使捕獲蠅的數量增加數倍。但此法尚未見有用于防治效果的報道。
(2)遺傳防治法 廣義而言,遺傳防治指通過改變或轉換害蟲的遺傳物質,以降低其繁殖勢能,從而達到控制或消滅一個種群的目的。一般可通過下列兩類方法來進行:
①釋放大量絕育的蟲體(一般為雄蟲),其數量遠遠超過自然種群的雄蟲,使釋放的絕育雄蟲與自然種群的雌蟲交配,使雌蟲產出未受精的卵,從而達到絕育的目的。為獲得絕育的蟲體,可采用2射線(一般用00鈷)或采用化學不育劑。早在50年代,在美國南部已采
用釋放照射絕育的錐蠅(一種為害牛的蠅種)雄蟲,來達到防治的效果。蠅類的化學不育劑有三胺硫磷(thiotepa)、六磷胺(hempa)、絕育磷(tepa)、不育特(apholate)等。實驗證明,在飼料中加入0.25-1%不育特,可使雌雄蠅都失去生殖能力。但上述不育劑毒性較強,殘留時間長,且多為致癌物質,應謹慎使用。
②釋放部分絕育或遺傳特性變更的蟲體,以達到減少種群的生殖能力及數量,最終達到防治的目的。例如:利用低劑量照射,誘發雄蟲精子的染色體發生改變,而達到使其不能產生正常后代的目的;利用近緣種雜交,產生不能正常發育的后代。這類防治方法,在蚊的防治上工作做得較多,且有一些在局部地區獲得成功的例子。但在蠅類防治方面,多處在研究階段,如家蠅、蛆癥金蠅、廄螫蠅、非洲的一些舌蠅等種類,在國外均有報道。遺傳防治法主要的關鍵是,要選擇到適當的蟲種品系;要有在實驗室內大量繁殖的條件;只能在局部且比較隔離的地區進行,不易在大面積推廣。
(3) 微生物防治法 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蟲的研究,已進行了數十年,目前認為最有希望的是蘇云金桿菌。該菌具多種殺蟲毒素,對蠅類有作用的是β-外毒素。國外已利用該菌防治家蠅,將菌劑拌入牛飼料中喂牛,牛糞中即含該菌毒素,蠅幼蟲吞食后,至蛹期即死亡。近年來,國內已有石家莊市衛生防疫站等單位用蘇云金桿菌β-外毒素進行了殺滅舍蠅、絲光綠蠅卵、幼蟲的試驗。
深圳市程建白蟻害蟲防治中心有限公司;害蟲防治熱線:1369983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