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總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花園大廈C棟707
寶安分點:石巖街道田心大道生源大廈A座1003室
電話:0755-2393 9041
傳真:0755-2393 9117
聯系人:黃先生
手機:13699834260
網址:www.beijingdkfp.com
郵箱: cjby@163.com
深圳各區均有分點,隨叫隨到
深圳市白蟻中心/殺白蟻/滅白蟻/治白蟻公司/白蟻的防治試驗研究
文章作者:程建白蟻防治中心發布時間:2021-05-09
深圳市白蟻中心/殺白蟻/滅白蟻/治白蟻公司/白蟻的防治試驗研究
白蟻的防治有生態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化學防治,檢疫防治等五種基本方法。各種基本防治法中又有許多具體的防治方法,內容較豐富,所需的原料、材料、藥品、器械、儀器涉及到建材、輕工、化工、電子、儀表、光電、機械制造等行業的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層出不窮。如何把其中有關的成果在白蟻防治上加以應用,以取代一些陳舊的方法,淘汰有損環境和人身健康的藥物,改變化學藥劑的使用方法,減少有毒物質的流失,實現找巢技術的儀器化、現代化,不斷提高我國的白蟻防治水平,這就需要進行防治試驗。
防治試驗的目的,是要驗證某些防治方法,某種找巢技術、儀器,某種藥劑及使用方法,對白蟻的找巢或防治效果,以便找出防治白蟻最經濟、最簡便、最先進和最有效的方法。
1、防治試驗的步驟及幾個有關問題
防治試驗一般分實驗室試驗和野外試驗兩步進行。打算采取的防治方法,準備使用的一種新藥或一種新的防治材料,先都要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試驗,獲得必要的基礎資料或參數后,再到野外進行驗證。這是因為實驗室內條件可控、操作和觀察方便、反復多次進行都花工不大。但是實驗室試驗只是一種必要的手段,能否收到滿意的預期效果,還要在白蟻危害的現場或者白蟻巢系統中進行試驗。白蟻是一類營巢穴生活的社會性昆蟲,白蟻巢內的環境在實驗室內不能完全模擬出來,如致病微生物的利用,在實驗室試驗有效,而在野外試驗的結果不理想。因此,在實驗室試驗的基礎上必須進一步經受野外考驗,才能肯定。實驗室試驗和野外試驗兩者間是互補的。
為確保防治試驗的準確性,在試驗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試驗材料的選擇
供試的白蟻(個體或巢群),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代表性和一致性。所謂代表性,即供試白蟻個體或巢群是完全適合于該種群的要求條件下健康地生長和發育起來的,用這些個體和巢群所得的試驗結果,更能反應出實際情況。對乳白蟻和散白蟻來說,取自誘集箱和經實驗室內飼養了一定時間的白蟻個體符合試驗要求。白蟻群體的壽命較長,一個巢群的發展經歷了初建、成長、旺盛和衰退等幾個時期,蟻巢結構由簡單到復雜。乳白蟻的蟻巢有的筑在地下,有的筑在地面以上。因此,用巢群作試驗除應選發育旺盛的成熟巢群外,還應考慮乳白蟻的實際情況,要有地上和地下兩類蟻巢。在野外場地作防白蟻持久性試驗時,要選白蟻種群稠密、蟻種較多的地段,最好有乳白蟻屬、散白蟻屬、土白蟻屬、大白蟻屬的種類分布。所謂一致性,即供試的白蟻個體,在同一試驗的各種處理和對照中,它們的來源相同(來自同一群體),蟲態及比例、齡期和健康狀況大體一致,試驗中使用的器具也要一致。
B、 重復問題
在同一試驗中,對每一種不同的處理,在同一時間和條件下要反復進行數次,以驗證結果的準確性,重復次數越多,試驗結果也相對地更準確些,重復次數的多少,依條件及工作精度而異,一般應不少于3個~5個。以殺滅全巢白蟻為目的野外試驗,供試蟻果數宜多不宜少。
C、 對照問題
鑒定試驗好壞的驗證標準,視對照與處理之間的差異程度來確定。因而,在進行任何試驗時,對照是不可缺少的,對照所要求的一切條件,應與處理組完全相同,只缺少對白蟻進行的某些處理一項,對照在自然條件下,尤其重要,因為白蟻在自然條件下受各種因素
影響,常引起死亡,如沒有對照,就很難得到藥效的真正結果。
D、供試白奴頭數問題
供試頭數越多,并不一定說明試驗結果越準確,供試頭數過多,觀察較難,其關鍵在于供試白蟻的代表性和一致性,一般說來,進行每一處理所需的個體數量為50頭~100頭即可。在同一試驗中,各種處理和對照的蟲數應該一致,以便比較分析。
E、農林作物藥劑保苗試驗的田間排列問題
農林作物藥劑保苗試驗的正確性與田間排列有關,務必要使不同處理的不同重復均勻地分布在試驗地塊內,以消除白蟻分布不均和土地條件不同而引起的誤差。常用的為隨機排列法或稱互比排列法。
F、資料的記錄
對防治試驗計劃提出的各種研究項目加以記載是一項耐心細致的工作。在繁雜的試驗研究中,如果不很好的記載,很容易遺漏一些項目,單純靠記憶是不行的。有時由于遺漏了某些重要項目,而使整個工作的價值大大降低。各種記載的表格,通常包括如下內容:觀察或記載的時間與地點,參與試驗的條件,預期結果的項目,試驗觀察者等。除了將必要項目列成各種表格,以簡化記載手續外,也可用繪圖、攝影、錄象等技術進行記載。
2、白蟻防治試驗方法簡介
白蟻的防治試驗方法因白蟻種類、蟲態不同,保護對象不同,試驗目的不同,施藥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國白蟻防治學工作者,從防治白蟻的實際出發,設計了許多防治白蟻的試驗方法,擇其一部分簡述于后。
A、 木材天然抗蟻蛀試驗方法
我國經濟用材的樹種繁多,有不少材質優良而又耐腐抗蛀的木材,為了合理利用我國寶貴森林資源,給木材利用部門,特別為在我國南方用材提供參考,中國林科院木材防護室等(1981年)設計了如下方法進行試驗。
★室內采用飼養瓶法和蟻窖法(Termitecellar test)試驗飼養瓶法采用容積約為500ml的圓桶型帶玻璃蓋的玻璃瓶,內放350g~400g重的、經烘干的清潔沙子,加一定量蒸餾水,使沙子的含水率達到18%~20%,再加入大約1000頭黑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系北京一種常見白蟻)。同時將選好各樹種心材試材經烘干、稱重、定濕后放入飼養瓶內,插入沙中、外露1/3試材。試材尺寸為
50mmx20mmx10mm(長度與木紋理平行)。每一樹種6塊~10塊。飼養瓶置于22℃~28℃室溫下,定期觀察記載白蟻活動情況,試驗時間為四個月,到期取出試材、擦去泥沙、烘干稱重,按下述辦法逐個將試材評出受蛀程度,最后統計出完好值,以評定抗蟻蛀等級。蟻窖試驗法是考慮到為補救飼養瓶法的缺點而設計的。飼養瓶法主要問題是白蟻個體在試驗過程中過早死亡,影響試驗精度。采用蟻窖試驗法是將白蟻群體加大,用窖十萬頭白蟻飼養在一起,以避免因個別死亡而影響試驗精度。蟻窖大小為200cmx60cmx80cm砌磚水泥槽,槽內放入厚度為15cm~20cm的沙土、木片等(從蟻巢取來的泥土)。窖的四周放入若干個敞口水杯,以供給白蟻所需水分。在泥土上層鋪一層2cm厚的干凈沙子,將試材按一定行列隨機插入沙中。試材大小與飼養瓶法相同。窖內保持一定溫濕度,試驗時間為四個月,到期取出試材,清除試材中泥沙,逐個評出受蛀程度,最后統計出各樹種試材的平均完好值。
★室外試驗 試驗場地選擇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在廣州鐵路局建筑段設置的白蟻試驗
場。場內有多種白蟻,主要是臺灣乳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土棲白蟻,包括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黃翅大白蟻(Macrotermes barneyiLight).試材全部為心材,尺寸300mmx20mmx20mm(長度與木紋理平行),每一樹種10根~20根不等,經充分氣干后編號,隨機插入土中,按一定間行距排列。插入深度約為20cm,一年后取出,清潔試材,氣干,逐根按受蛀程度給以一個完好值(Quality index rat-
ings),最后統計出各樹種的平均完好值。
★受蛀程度和結果評定 受蛀程度的分類標準參考美國ASTM D1758~62和Nicholes D.報告的分類方法,將各樹種木材的室內外試驗結果所求得的平均完好值,經綜合評定得到各樹種木材的天然抗蟻蛀性等級(未進行室外試驗取得完好值的樹種暫按室內值評級)。木材抗蟻蛀性的分級不宜過細。
B、 微生物防治臺灣乳白蟻的試驗方法
為了克服使用化學藥劑對人畜有毒,造成環境污染以及對地下巢和樹巢效果不佳的缺點,利用微生物致病的作用,采用了如下方法對臺灣乳白蟻進行試驗。
試驗用白僵菌(120億孢子/每克)、黃曲霉(520億孢子/每克)及其混合菌(1克含孢子數:白僵菌112億個,黃曲霉32.5億個)三種菌劑。在培養皿內對室內培養的健康成年工蟻和兵蟻做致病力測定。每種菌劑三個菌量,共試驗5次,每次試驗5個重復,共用白蟻100頭,具體方法如下:
★涂菌粉法 培養皿內放置涂有菌劑的兩張(下面一張直徑10cm,上面一張6cm)消毒草紙,其上放有一濕潤小棉球(供白蟻飲水,棉球下面放一小塊塑料薄膜),每皿放白蟻20頭(工、兵蟻比為17:3).
★食菌餌法 三種菌劑各三種菌量(0.05g/皿、0.10g/皿、0.15g/皿),用無菌水將菌劑調至濕潤狀態置于培養皿內供白蟻取食。
★互染法 為研究白蟻互染力,確定巢內施菌量,用以下方法做了試驗。試驗三次,每次三個重復,供試白蟻360頭。取兩個玻璃缸(直徑10cm,高15cm)之間用一根細玻璃管(直徑2cm,長35cm)連通(距玻璃缸底面2cm高)。為便于白蟻爬行,在玻璃管內鋪一條草紙(寬1cm,長40cm)兩端伸出管口直抵兩個玻璃缸的底面上。在一個玻璃缸A內,放0.1g潤濕的供食纖維素粉,供水同培養皿法。另一個玻璃缸B內無纖維素粉與水。然后,取40頭健康白蟻(工、兵蟻比為9:1),先將30頭(其中3頭兵蟻)白蟻置于B玻璃缸內,另外10頭白蟻則放在0.1g/皿的白僵菌或混合菌的菌劑草紙上,讓其自由爬行3分鐘后,取出帶菌白蟻放入A玻璃缸中,用培養皿蓋好玻璃缸,于室溫(18℃~25℃)下進行觀察。
★不同溫濕度試驗 白僵菌在三種溫度25℃、30℃、35℃,兩種濕度85%和95%共六個組合中,均試驗五次。每個組合每次試驗5個重復和2個對照,供試白蟻140頭。用恒溫箱控制溫度和干燥器放置不同化學試劑控制濕度。培養皿內的操作方法同涂菌粉法。
★CO2試驗 CO2氣體通入密封的干燥器內,濃度達3%.共試三次(每次2個重復),在干燥器外的恒溫箱內(30±1℃)設兩個培養皿和兩支斜面試管(同干燥器內)作對照。每次試驗用白蟻120頭(培養皿內操作方法同上)。
★野外試驗 在室內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野外自然巢內和誘集箱內施菌劑試驗,但效果不理想(李棟等,1979年)。
C、改變壩的生境條件阻止有翅成蟲人土建巢的試驗
雖然,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可以取得預防堤壩白蟻的一定效果,但毒土處理必定對環境有污染,而且持效時間也有限度。若采用改變堤壩表層土壤化學性質和物理結構可以阻止有翅成蟲入土建巢,就能克服使用化學農藥的弊端。
1.試驗材料
★試驗用的材料是:10%生石灰+90%黃粘土;5%生石灰+95%黃粘土;1%生石灰+99%黃粘土;粗爐煤渣;細爐煤渣(過7目篩);小石子(0.5cmx0.4cmx0.4cm-1.8cmx1.2cmx1cm);中砂子;5%生石灰+細爐煤渣;細砂子(過7目篩);風化土;對照用黃粘土。
★供試白蟻蟲態,黑翅土白蟻分飛脫翅后的成蟲。
2.試驗方法
★將實驗室試驗用的材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或純材料均勻加水潤濕后裝入玻璃缸(直徑乘高為20cmx30cm)內,分層壓實。材料層深度為20cm~25cm.
★每種材料重復三次,每個玻璃缸內置放脫翅配對的健康成蟲兩對,蓋好玻璃蓋或紗罩。
★編號登記后,每隔12小時觀察記錄一次白蟻的入土活動情況。
★在室內試驗的基礎上,采用同樣材料在迎咀水庫壩腳下劃定面積,三平方米,分成每個小區為50cmx50cmx30cm的12個小區。一個小區一種試驗材料,無試驗材料的為對照,每個小區內罩扣五個培養皿,(即重復5次)。每扣的一個培養皿內放置兩對健康的脫翅成蟲,觀察入土建巢情況。在室內和野外,不同基質阻抗脫翅成蟲入土試驗中效果一致的材料是:10%生石灰加黃粘土、粗砂、粗煤爐渣,都可阻抗黑翅土創建新群體。在得到這些結果后,于志滿水庫主堤壩上做了200m的中間擴大試驗,并作了長時間的觀察(已觀察了6年,李桂樣等,1989年)。
D、砂粒屏障預防臺灣乳白蟻試驗
為預防白蟻對建筑物的危害,多年來一直都用土壤殺白蟻藥劑處理建筑土基及其有關部位,效果雖好,但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影響。若尋找到一種不用藥或少用藥的方法,就可把白蟻距之建筑物基礎之外,則較理想。在國外報導北美散白蟻不能穿越1.2mm~1.7mm直徑的砂粒屏障層的啟發下,采用了下述方法試驗。
1.試驗材料
供試臺灣乳白蟻取自校園內的松樹倒木中。馬尾松木片和木屑取自校木工廠。砂粒取于河沙經80℃烘干后,過不同規格的土壤分樣篩而得0.25mm~0.60mm、0.60mm~1.00mm、1.00mm~2.00mm。2.00mm~3.00mm、3.00mm~5.00mm 五種大小的砂粒。另取草地表土烘干過20目篩作對照。
2.試驗方法
★室內試驗 在一個直徑2cm、長19cm兩端開口的玻璃試管中,將砂粒夾入2個5%瓊脂層(2cm厚)中間。瓊脂層外端,一端空間塞滿馬尾松木屑(過20目篩);另一端空間放入58頭工蟻和2頭兵蟻,并放入2小片濾紙和松木片,端用尼龍薄膜封口。第3、第7天觀察計量臺灣乳白蟻穿越砂粒層的距離。試驗重復3次。試驗在室溫21℃~26℃
的黑暗條件下進行。
★野外試驗 室內試驗得到初步結果之后,在校園中找3株有臺灣乳白蟻活動蟻路的木麻黃大樹,以其樹頭為圓心,在直徑2m的圓周上等距離設試驗穴,土穴直徑30cm,深25cm.將直徑1.0mm~2.0mm、2.0mm~3.0mm、3.0mm~5.0mm的砂粒按一定順序倒入各穴內。穴的中間插入一根松木樁(5cmx5cmx10cm),穴上面用塑料薄膜和一層草皮泥覆蓋,以利排水。在每株樹的圓周上都有各種規格的砂穴和對照,3株樹周圍試驗即重復3次,定期觀察記錄松木樁被白蟻蛀蝕的情況(盧川川等,1997年)。
E、探地雷達探測白蟻巢的試驗
象工兵找地雷那樣,用一種輕便的儀器在地面就能探測到筑于地下的蟻巢,是最理想的一種找巢方法。最近用探地雷達在堤壩上作了探測白蟻巢的試驗。
試驗材料與方法
★儀器采用美國地球物理勘探設備公司生產的SIR System-10型探地雷達。
★儀器探測選用了300MHz和500MHz兩種天線進行比較,取樣率為512,時窗80ns,探測剖面布線間距為40cm.
★模擬試驗場地和實測試驗場地的土質為花崗巖原生風化土,土壤平均含水量為20%左右,相對介電常數10.4.
★模擬試驗場內,人造空洞12個。洞的直徑7.5cm~55cm;洞的分布深度在入土56cm~312cm之間。觀察已知空洞的圖象與實際的關系,獲得必要的參數。
★實測試驗場地是有白蟻活動但不知蟻巢分布位置和深度的區域。將探測所得的異常區圖象,經計算后確定其平面坐標和深度位置。
★用錐探垂直切片狀開挖驗證探測的準確性,模擬試驗、實地探測和錐探、開挖驗證的結果完全吻合。在堤壩上用探地雷達探測土棲白蟻蟻巢的成功,實現了白蟻防治工作者多年的愿望(饒綺珍、李棟1997年)。
F、滅蟻膏劑配方篩選及防治試驗
為尋求誘蟻與滅殺相結合的方法,配制了一種“滅蟻膏劑”(毒餌的一種劑型),對城市園林中常見的黑胸散白蟻和乳白蟻進行了室內外試驗。
1.試材
用滅蟻靈、蔗渣粉(松木粉)、纖維粉、蜂蜜,按2.5:6.5:1:7、2:7:1:7、1.6:7.4:1:7的比例調制成膏狀,裝入塑料管中,每管7g.
2.試驗方法
★白蟻取食膏狀餌料的試驗 為了解膏劑中的蔗渣粉、纖維粉、蜂蜜對白蟻的引誘能力,在35cmx20cm的玻璃夾中鋪上兩層濕潤的消毒草紙,放入乳白蟻2000頭(兵蟻、工蟻),保持適宜水分,使其正常生活一周后,擠入1g未加入滅蟻靈的膏狀餌料,觀察白蟻取食情況,共5個重復。
★膏劑的毒性測定 用同樣飼養方法,白蟻在玻璃夾內正常生活一周后,分別擠入3種不同比例的膏劑1g,每種處理重復2次,另設膏狀餌料處理為對照。從開始取食起,每天定時觀察中毒死亡情況,統計記載開始死亡時間、擊倒半數時間,95%以上的中毒死亡時間。
★模擬蟻巢(傳遞)試驗 膏劑可以使白蟻誤食中毒,但食入這種膏劑后能否在群體內進行傳遞,導致全巢白蟻死亡,這是滅蟻靈膏劑能否用于實際的關鍵問題。在直徑20cm、高15cm玻璃培養缸內飼養乳白蟻巢群,在模擬巢上方玻璃蓋上,設置一食物箱(8cmx6cmx4cm)供白蟻取食,并使蟻巢與食物箱之間形成一條有一定長度的取食蟻路,待食物箱內有大量的白蟻取食后,向箱內擠入2g滅蟻膏劑,觀察巢內外白蟻中毒死亡情況,3個重復。
★野外實地試驗 在不同地區選擇了有白蟻危害的各類樹木121株,用篩選出的滅蟻膏劑作實地試驗,其中乳白蟻危害的37株,黑胸散白蟻危害的84株;選擇了危害建筑物的乳白蟻現場5處,用滅蟻膏劑處理,記載好施藥時間、部位、施藥量。15天以后剖巢觀察巢內外白蟻死亡情況,測定主巢至施藥點的距離(史文鵬等,1986年)。
G、滅蟻毒餌餌料的篩選
使用毒餌滅治白蟻是我國白蟻防治手段上的重大突破。毒餌由滅蟻藥劑和誘餌等調配而成,是設法把白蟻引誘來取食,誤食中毒后又能在群內傳遞,最后致死全巢白蟻死亡的簡便方法。因此,餌料的質量,引誘力的大小,是保證毒餌防治效果的重要條件。
1.試驗材料
★樹木類 有懸鈴木、杉木、楓楊、馬尾松、泡桐。
★農作物果皮類 有小麥皮、大麥皮、谷糠、杉木樹皮、黃豆殼。
★農作物果實類 有小麥粉、土豆粉、大麥粉、米粉、玉米粉。
★農作物莖類 有黃豆桿、小麥桿、水稻桿、玉米桿、土豆藤。
★其他材料 紫云英、松果、杉果、甘蔗粉。
將所有材料分別烘干后,用粉碎機磨成粉末狀。
★供試白蟻 臺灣乳白蟻。
2.試驗方法
★白蟻取食率對比試驗方法
①取直徑32cm經消毒的塑料盆,在其底部鋪約1cm厚度經40目、60目過篩、洗凈、烘干、高壓滅菌的的黃砂,并加適量無菌水以保持盆內一定濕度。
②在每只塑料盆底部沿壁等距離放置6cmx6cm大小的玻璃片。同時稱取一定量的各種材料(絕干重),依次投放在玻璃片上,然后用50ml燒杯罩住各材料樣品,杯口一律朝盆中央。
③選取同一群體,齡期大致相同的健壯工蟻200頭、兵蟻10頭,在盆中央飼養12小時(用物體圍住)。然后去掉用以圈圍的物體,在25±1℃恒溫黑暗條件下飼養。
④經10天后取出各樣品的余下部分進行烘干稱重(絕干重),統計各種材料的平均被食率。
⑤重復3次。
★白蟻引誘力對比試驗方法 其操作步驟與白蟻取食率對比試驗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將白蟻投放在塑料盆中央恒溫黑暗下培養24小時,去掉用以圈圍的物體,然后每天定時觀察,記錄每一樣品上白蟻集聚數。重復3次,最后統計在每種材料樣品上每次平均白蟻聚集數和最多白蟻聚集數。
★摸擬野外試驗 將各純材料與材料和糖的混合物,分別用6cmx6.5cm大小的小紙包包裝,每包3g.分小組分批在室內飼養的臺灣乳白蟻巢內分點投放。每批試驗重復5次,每次重復需要交換排列順序,使各種材料小包在每個位置上均有投放。每天檢查3次,并記錄其被食級。一般二天后統計最終被食級。被食級標準:
O級:試驗包周圍沒有發現白蟻活動跡象;
I級:試驗包周圍有白蟻活動跡象,但未被取食;
I級:白蟻取食率在25%以下;
I級:白蟻取食率在26%~50%;
N級:白蟻取食率在51%~80%;
V級:白蟻取食率在81%以上(宋曉鋼,1993年)。
H、氯丹蘸根造林預防土棲白蟻試驗
自70年代我國南方大面積營造杉木人工林以來,土棲白蟻對杉木幼林的危害較為嚴重,為尋找一種藥劑保苗方法,做了以下試驗。
1.試驗材料
★50%氯丹乳油,石家莊市農藥實踐廠于1987年生產;
★酸性黃泥,pH值4.5左右;
★鈣鎂磷肥,金華磷肥廠生產,含磷量14%.
★供試白蟻是黑翅土白蟻。
2.試驗方法
★氯丹對土棲白蟻的擊倒試驗
①將氯丹乳劑配制成2.5%、3.5%、4.5%、5.5%四種濃度,待用。
②取4只大號燒杯,按順序貼上a、b、c、d4只標簽,各投入白蟻50頭。
③將不同濃度的氯丹藥液相應地噴到a、b、c、d4只燒杯內的白蟻身上,規定每瓶噴射前,搖動10秒鐘,噴射時只能撳5下,即對白蟻統一噴殺5次。然后觀察燒杯內的白蟻活動情況,統計杯內當半數白蟻(25頭)被擊倒所需的時間。
★氯丹泥漿蘸根造林防白蟻試驗
①在興紹興林場太山林區,選擇了21畝采伐跡地作藥劑蘸根保苗試驗地。試驗地海拔83m,土壤為山地紅壤、p值5.4、土層深厚,坡度5°;年均溫16.4℃~16.7℃、,年降雨1302mm,平均相對濕度67%.
②試驗設計用含氯丹的泥漿蘸根(簡稱A處理)與不含氯丹的泥漿蘸根(簡稱B處理)造林,用造林之后所產生的預防效果差異來實現試驗目的。故采用成對的比較方法排列,將試驗地從東到西劃成3個試驗小區,編號為I、I、M,再將每一小區均分二片,分別用A、B兩種處理苗造林,即按A、B;A、B;A、B排列。
③含藥泥漿配制 取0.5kg50%氯丹乳劑加水5kg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酸性黃泥4kg、鈣鎂磷肥3.5kg,充分攪拌成漿狀流體,如此配成的泥漿,氯丹濃度為3.84%,符合設計的濃度要求。
④對照泥漿的配制 取水5kg、酸性黃泥4kg、鈣鎂磷肥3、5kg,充分攪拌成漿狀流體即可。
⑤蘸根及造林方法 泥漿配制好后,將苗木根部和莖部5cm 浸入泥漿,持續15分鐘,取出后植入挖好的穴中,四周培土,并用腳踏實。A處理和B處理一樣,造林密度均為1.5mx1.5m.
計算公式為:白蟻危害率=受害株數
抽樣總株數
調查標準:凡是基部以上的莖表皮(樹干表皮)存在泥線或泥被的植株定為受害植株(張傳忠等,1996年)。
I、 Dursban TC防治白蟻效果測定
Dursban TC國內常稱為毒死蜱,是一種有機磷殺蟲劑。據許多國家試驗,毒死蜱具有強烈的毒殺作用和持久的效果,對地下白蟻的預防效果較理想。但國內關于用毒死蜱防治白蟻的報導不多,1993年10月作了防治白蟻效果測定試驗。
1.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 Dursban TC,含量為42.8%,由美國DowElanco公司提供。供試白蟻 室內試驗白蟻為臺灣乳白蟻(采自室內飼養巢);野外試驗白蟻種類有臺灣乳白蟻,黑翅土白蟻和多種散白蟻。野外試驗地點 選在杭州市郊的余杭臨平公園與余杭乾元鄉。余杭臨平公園試點內
有黑翅土白蟻和多種散白蟻,余杭乾元鄉試點內有臺灣乳白蟻等。
2.試驗方法
★Dursban TC對白蟻的接觸毒性測定 將藥劑稀釋成0.1%、0.25%、0.5%、1.0%、2.0%(W/V)五檔濃度;稱100g干燥的沙性土放入玻璃瓶中,加入25ml清水使之濕潤,分別加入五檔不同濃度的藥液5ml,攪拌均勻,平鋪于直徑15cm的培養皿中,每只培養皿中投放齡期大致相同的健壯工蟻20頭,觀察擊倒50%白蟻所需的時間(KT50)、擊倒95%白蟻所需的時間(KT95)和3天后白蟻的死亡率;試驗重復3次,并設有無藥對照組,試驗溫度為25±1℃.白蟻死亡標準:用毛筆觸及白蟻身體各部完全不動為準。
★Dursban TC對白蟻的驅避作用測定 將藥劑稀釋成0.1%、0.25%、0.5%、1.0%、2.0%五檔濃度;稱100g干燥的沙性土,加25ml清水使之濕潤,分別加五檔不同濃度的藥液5ml,攪拌均勻;在直徑3cm,長15cm的玻璃管中,分別將含藥土壤(5cm)夾入4%瓊脂中間(兩端瓊脂層厚1cm),一端放入一塊小木塊(馬尾松)和二張濾紙(1cmx3cm),分別在未放小木塊的一端放入健壯工蟻97頭和兵蟻3頭,兩端用塑料膜封口;觀察一個星期,記錄白蟻穿越土層的能力(數目)和距離,試驗重復3次,另設無藥對照組,試驗溫度為25±1℃.
★野外土壤處理后防治白蟻效果測定 在余杭臨平公園、余杭乾元鄉的兩個試驗點均包括曝露試驗與加蓋試驗。將藥劑稀釋成0.5%、1.0%、2.0%(W/V)三檔濃度,并設無藥區對照組,共4個試驗組,每試驗組在兩個試驗點共設20個試驗穴,每試驗穴面積為50cmx50cm,穴間距為
1m;施藥劑量為51/㎡,每穴施藥1.251,施藥后,每穴中央插入5cmx5cmx30cm的馬尾松木條1根(入土20cm,外露10cm);每試驗組有10個為曝露試驗穴,另10個試驗穴加水泥框(水泥框大小為50cmx50cmx30cm,上蓋中央有邊長15cm的方孔,并配以高5cm的小框及蓋),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檢查,一年后則每年檢查一次,觀察記載松木條受白蟻蛀蝕的情況;如發現試驗穴內松木條未遭白蟻蛀食而自然腐爛,則應及時更換(宋曉鋼等,1996年)。
J、C,0型塑板預防白蟻的測試
新建房屋的基礎預防白蟻常采用毒土法,雖有長效久安的特點,但有操作不便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存在。江蘇省昆山市白蟻防治材料廠研制出一種新型預防白蟻材料C9o型塑板,雖內仍含有常用的防蟻藥劑,但因使用方法的改變,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下述方法測試了它的預防白蟻效果。
1.試驗材料
★Co型塑板由昆山市白蟻防治材料廠提供(塑板厚度0.2cm).
★將C.型塑板截成規格為4cmx4cm,11塊。
★取馬尾松木5塊,杉木3塊,規格均為4cmx3.5cmx0.5cm,松木條6根,規格為3.5cmx1.0cmx0.3cm.
★取室內培養一年的臺灣乳白蟻工蟻550頭。
★野外臺灣乳白蟻樹巢系3個。
★取直徑和高度均0.9cm的小塑料皿11個。
★直徑為9cm的培養皿11套。
★將C9o型塑板截成規格為20cmx20cm,4塊。
2.試驗方法
★室內試驗
①測試前,先把C,o型塑板、松木塊、杉木塊包在一起,歷時兩個月。
②測試分為四組
A組:只放Co型塑板
B組:放C9‰型塑板加松木塊
C組:放C90型塑板加杉木塊
對照組:只放松木塊A、B、C組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均置放C9%型塑板1塊;B組各再加松木1塊,C組是各加杉木1塊。上述各組的每個培養皿內,均放盛滿水的小塑料皿1只,供白蟻飲水并在每皿內放置臺灣乳白蟻50頭,然后蓋上培養皿蓋。對照組設2個重復,每皿中僅放松木1塊和白蟻50頭,供水相同。
③觀察記載 培養皿內,投放白蟻后即開始連續觀察白蟻對C9o型塑板的行為反應和被擊倒的白蟻數量及時間(KT50).
★野外測試 每兩根松木條用C9o型塑板隔開包嚴后,再用鐵絲捆緊,分別塞入中山大學校園內的臺灣乳白蟻樹巢系中,15天后從巢系中取出,觀其結果。
★埋地C9o型塑板汽化測試,研究氯丹在土壤中的汽化擴散作用。
①將雙層C9o型塑板垂直地面,分別埋入沙壤土和黃粘土中。
②埋地C9%型塑板的上緣距地表5cm,將松土壓結實。
③C9o型塑板埋地15天后,取距C,.型塑板兩側面中央5cm處,距地表10cm深處的土樣。每樣土壤約50g,每種土壤各取2個土樣,裝入土壤取樣器里密封好。
④土樣送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測試分析(李棟等,1993年)。
K、 硅白靈(Silafluofen)防白蟻藥效試驗
開發久效,安全的預防白蟻藥劑,取代對環境保護不利的藥劑是各地白蟻防治單位和防治研究人員的一項迫切任務。接受農業部藥物檢定所下達的任務,由大日本除蟲菊株式會社委托,作了硅白靈的防白蟻效果試驗。
1.試驗材料
硅白靈劑型為5%乳劑,它的化學名稱為:4-乙氧苯基(3-(4-氟-3-苯氧苯基)丙基)二甲基硅烷。該藥劑的特點是對人畜的毒性極低。室內供試白蟻為臺灣乳白蟻的工蟻,取自廣州中山大學校園內的白蟻誘集坑。室內供試木塊為王桉 Eucalyptus reqnans,規格為2cmx2cmx3cm的小木塊。野外供試木塊為馬尾松,規格為10cmx10cmx3cm,共24塊。
2.試驗方法
★擊倒速度(KT50)測定 將硅白靈稀釋為0.05%、0.1%和0.2%三檔濃度,用吸管將1ml的藥液滴于直徑8.5cm的濾紙上,濾紙放入9cm的培養皿中,每皿加臺灣乳白蟻工蟻20頭,記錄擊倒50%(KT50)和95%(KT95)白蟻所需的時間。測定溫度為27±1℃,重復5次,并設有對照組。這項測定是為了闡明接觸毒性。
★木塊抗蛀試驗 將硅白靈乳劑配成0.05%、0.1%、0.25%、0.5%和1.0%濃度,先將小木塊氣干稱重,然后放入各檔濃度的藥液中浸漬24小時,取出后再稱重,記錄吸藥量。在300ml容量的玻璃瓶中加入干砂70g,水14ml,瓶中放入供試木塊,每瓶加入臺灣乳白蟻工、兵蟻5g.試驗8周,各種濃度設3個重復,并設對照組,試驗在27℃條件下進
行。試驗結束后,記錄木塊失重狀況。
★濾紙抗蛀試驗 取直徑9cm的濾紙在0.05%硅白靈藥液浸漬,濕透后氣干,放入飼養5g白蟻的300ml玻璃瓶中,瓶中同時放入對照濾紙一張,任白蟻選擇取食,供試白蟻和培養基質同2.試驗期為5天,試驗溫度27℃,3個重復。
★野外試驗 試驗場地為廣東省從化市流溪河林場白蟻分布稠密的林地,該地棲息白蟻主要成災種類有:臺灣乳白蟻、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和多種散白蟻。供土壤處理的硅白靈配成0.05%、0.1%和0.2%三檔濃度。設4個試驗小區,即三檔濃度和對照組,每種濃度3個重復試驗穴,共12個試驗穴,每穴之間的間隔為1m.試驗穴為直徑45cm的園形,除去植物落葉、石塊和雜草,露出土壤,繼續挖松土15cm,每穴均勻噴灑不同濃度的藥液0.481(直徑45cm,面積為0.159㎡,劑量為31/m3,3x0.159=0.481),中央重疊放置2塊馬尾松木塊,然后覆蓋塑料盆。盆的直徑45cm,高30cm,盆中央挖一直徑為15cm的圓孔,并在反面用萬能膠固定一個高5cm的圓筒,筒口有4個半圓的缺刻,上蓋直徑為20cm的瓦缽,并以膠布固定筒口。塑料盆的周邊埋入土5cm~10cm,并分別注明不同的處理濃度。一年后由盆底圓筒取出馬尾松木塊,檢查時發現蟻道或蛀蝕現象,測試中止,無上述現象,則繼續進行一年試驗。2年無蛀蝕者為A蛀蝕度,1年~2年間有蛀蝕為B蛀蝕度,1年以內有蛀蝕者為C蛀蝕度(戴自榮等,1997年)。
3防治試驗結果的分析和整理
將防治試驗所取得的資料,全面系統的加以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最后寫出試驗報告。在進行這一工作中,首要問題是要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假想、也不虛構,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去研究與分析已獲得的資料。研究報告書寫的形式和規格可以不同,但要求主題明確,文字通俗簡練,中心問題突出,圖表清楚,對問題的討論及作出的結論應明晰而不含糊其詞。
深圳市程建白蟻害蟲防治中心有限公司:滅蟲治蟻熱線:13699834260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