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總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花園大廈C棟707
寶安分點:石巖街道田心大道生源大廈A座1003室
電話:0755-2393 9041
傳真:0755-2393 9117
聯系人:黃先生
手機:13699834260
網址:www.beijingdkfp.com
郵箱: cjby@163.com
深圳各區均有分點,隨叫隨到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白蟻防治/城市檔案圖書文物害蟲
文章作者:程建白蟻防治中心發布時間:2021-05-08
深圳市殺蟲公司/消殺中心/白蟻防治/城市檔案圖書文物害蟲
檔案圖書文害蟲是指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能夠完成整個生活史或部分發育階段,并能直接或間接為害檔案圖書文物的害蟲。
這一定義主要包括兩個內容:其一,必須能夠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完成整個生活史或部分發育階段,這里所指的檔案圖書文物庫房是廣義的,它包括收藏檔案圖書文物的庫房,也包括閱覽室、資料室情報室、展覽室,甚至還包括收藏書畫的居室等。據觀察,大部分檔案圖書文物害蟲都能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完成整個生活史,但也有少數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如蛾類、天牛、白蟻等,大多以某一蟲期入庫為害,仍屬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其二,必須能夠直接或間接為害檔案圖書文物,這一點是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最主要的特征。有的昆蟲雖然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能夠完成整個生活史或部分發育階段,但它們不為害檔案圖書文物,因此也不是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如蜘蛛、螞蟻、螨類、蝶類、蚊、蠅等。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屬倉庫害蟲,是城市昆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城市昆蟲的許多特點。通常我們把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按危害程度和發生頻率分為重要害蟲、常見害蟲和偶發性害蟲。重要害蟲是指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繁殖數量多,生長發育快,分布較廣,為害較重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常見害蟲是指分布較廣,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也經常發現,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為害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偶發性害蟲是指在檔案圖書文物庫內偶爾可見,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為害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
古代,我們的祖先早已注意到了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存在,在古人的一些文章和詩句中也有過描述,如唐代詩人李遠詩曰:“鱗細粉光鮮,開書亂眼前”;宋代哲學家邵雍也有“形狀類如魚,其心好蠹書”的詩句;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道:“衣魚生久藏衣帛中及書卷中”。古人在這里描述的都是檔案圖書文物重要害蟲毛衣魚及其對藏書的為害。
現代,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介紹更多,本世紀60年代我國就有檔案保護方面的專著介紹過數種檔案害蟲。到了80年代初,在馮樂耘等編著的《檔案保護技術學》中介紹了檔案害蟲10余種。80年代中期,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檔案圖書保護工作者將檔案圖書害蟲正式從倉庫害蟲中分支出來,形成了較系統的檔案圖書害蟲及其防治體系,并出版了專著,即馮惠芬、李景仁、趙秉中編著的《檔案圖書害蟲及其防治》(檔案出版社,1986),使檔案圖書害蟲的研究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書中匯集了檔案圖書害蟲30余種,是當時我國記載檔案圖書害蟲種類最多的專著。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會給檔案圖書文物造成嚴重的為害,使國家和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遭受重大損失。因此,近年來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研究受到了昆蟲學家、倉貯專家,以及檔案圖書文物保護專家的高度重視。
(一)檔案圖書文物窖蟲的發生與為害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會給檔案圖書文物造成嚴重的為害,這是因為許多雜食性倉庫害蟲的食料包括纖維素、蛋白質、淀粉等物質,它們會蛀食檔案圖書文物紙張、粘合劑、絲絹書畫、羔皮紙、皮革封面等,一些重要的檔案圖書害蟲食料多以纖維素為主,如檔案圖書文物重要害蟲檔案竊蠹、煙草甲、毛衣魚、藥材甲、白蟻等,即多以纖維素食物為主。有些害蟲的分泌物還會嚴重污損檔案圖書文物,如蜚蠊、白蟻等。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為害檔案圖書文物的方式主要有鉆蛀式、侵蝕式和污損覆蓋式。鉆蛀式是指害蟲鉆入檔案圖書文物內蛀食為害,在被害檔案圖書文物上留下孔洞,孔徑大小比蟲體直徑略大,這種為害方式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多為咀嚼式口器,可以造成檔案圖書文物百孔千瘡,甚至蛀孔如篩。這種為害方式的主要代表蟲種有檔案竊蠹、煙草甲、藥材甲、谷蠹等。
侵蝕式是指害蟲經檔案圖書文物邊緣、封面、封底開始蛀食,然后向內擴展,使檔案圖書文物呈現不規則的缺刻,而缺邊少角,嚴重者會蛀食一空,面目全非。這種為害方式的主要代表蟲種有毛衣魚、白蟻等,圖版IV:6就是被白蟻嚴重蛀蝕的圖書。
污損覆蓋式是指害蟲將攜帶物和粘附物、排泄物污損到檔案圖書文物上,造成紙頁污損、字跡不清、相互粘連等。這種為害方式的主要代表蟲種有蜚蠊等,白蟻、書虱等害蟲也會給檔案圖書造成污損。蜚蠊自身會排泄一種黑褐色液體,不僅會直接污損檔案圖書文物,而且會攜帶大量臟物,給檔案圖書文物造成更嚴重的污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對檔案圖書文物的為害自古就有記載,唐代詩人李賀在其《秋來》詩中有“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的詩句,描述了簡書被蟲蛀的情景;唐代詩人李遠詩曰:“鱗細粉光鮮,開書亂眼前。透窗疑漏雨,落硯似流泉。潛穴河圖內,吞鉤乙字邊。莫言醫鬣小,食盡白蘋篇”。這一段詩句更加生動地描述了圖書害蟲及其為害狀;南宋詩人游有“一編蠹簡青燈下”的詩句;北宋邵雍的詩句也描述了檔案圖書重要害蟲毛衣魚的形態、習性及其為害,詩中曰:“形狀類如魚,其心好蠹書。居常游篋笥,未始在江湖。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無。年年當盛夏,曬了又如初”。
近年來,檔案圖書文物部門及其保護工作者開始重視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及其為害現狀的調查。例如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所專門組成調查組,對全國檔案害蟲進行調查,已經完成了四川、云南、海南、廣東、浙江、廣西、內蒙古、湖北、湖南等。ㄗ灾螀^)的調查工作,害蟲從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呈“凸”形發展趨勢。60年代中期,由于檔案管理(包括蟲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較好,所以害蟲密度比較。80年代初害蟲密度比較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革”中檔案無人管理造成的惡果;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過恢復整頓,加強了檔案管理工作,加之現代害蟲防治技術的應用,害蟲的密度又呈下降趨勢。
1988年,北京圖書館圖書保護研究組和廣西圖書館組成調查組,對廣西圖書蟲害進行的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是在全國首次進行的大規模圖書蟲害調查工作。他們調查了廣西6個地區14個圖書館,調查分春、秋兩季進行。經過調查,發現廣西檔案圖書害蟲分布30余種,圖書內查到6種。調查圖書近萬冊,蟲損率達80%以上,除此之外,許多檔案館(室)及保護工作者也進行過檔案害蟲的調查,如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的保護工作者1960年對四川53個檔案館(室)調查,被蟲蛀案卷達13萬卷;廣東省五華縣公安局檔案室從30個案卷中就檢出檔案竊蠹1 800頭,檔案已被蛀成了碎片;四川一個縣公安局檔案室1982年抽查了部分案卷,其中生蟲的案卷占44%,平均每卷有蟲數十條;四川一軍工廠檔案室1982年調查,該檔案室有300余卷科技檔案生蟲,平均每卷有蟲30-50條;廣東省有個區檔案館1979年接收的150箱舊政權檔案,平均每卷有毛衣魚15條,檔案被蛀得百孔千瘡;湖南某縣公安局檔案室80年代初調查,在現存的14 000部案卷中,被蟲蛀的占7.2%,舊政權檔案被蟲蛀占17.3%,等等。
圖書蟲害調查工作雖然落后于檔案部門,但也已初步展開,除廣西圖書蟲害調查之外,四川大學圖書館對收藏的14萬冊圖書進行了蟲害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圖書遭蟲蛀,許多古籍被蛀得百孔千瘡,如《古今圖書集成》等珍本,已被蛀蝕得無法再供閱覽;湖南省圖書館調查發現,凡裝有函套的古籍幾乎全部生蟲,還發現有7種報紙和2 000余冊平裝書被黑皮蠹所蛀;湖南省圖書館在60年代和70年代曾發生過兩次大的白蟻為害,許多門窗書架被蛀空,圖書也遭到了白蟻的蛀蝕。
近年來,作者也曾多次去一些省的圖書館和檔案館調查,1982年在杭州發現了一箱被白蟻嚴重蛀蝕的財會檔案,白蟻已經在木制檔案箱內做巢,整箱檔案已面目全非,殘缺不全,泥跡斑斑而完全報廢;1985年在云南省圖書館發現許多書畫、字帖遭到煙草甲和檔案竊蠹嚴重蛀蝕,許多珍貴古籍字畫被蛀得百孔千瘡,在一張字畫上竟有百余條害蟲,古籍庫由于條件簡陋,管理不善而普遍生蟲;1988年在廣西賀縣圖書館調查,該館圖書因放在破祠堂內,條件惡劣,古籍書大部生蟲,稍一抖動,蟲子紛紛下落,在廣西合浦圖書館還發現了蟻害,許多門窗書架和圖書被蛀壞。報告發生蟲害的圖書館還有福建省圖書館、長春市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重慶市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等等。
(二)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發生的生態環境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是生活在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等這個特定的環境中,其發生的生態環境與其他昆蟲相較有許多不同的特點。研究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發生的生態環境是城市昆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食物因素、溫度、濕度、光照、地理因素等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發生規律的影響諸方面來探討。
1. 食物因素
昆蟲的生長發育離開不營養條件,研究昆蟲與營養條件的聯系,是昆蟲生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昆蟲的營養一般是指昆蟲取食的物質,昆蟲取食后通過吸收和代謝來維持生命的延續和后代的繁殖。
從總體上說,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屬多食性害蟲,它們蛀食的食物有紙張、紙板、膠合板、皮毛類、淀粉類、中藥材、糧食、衣物、動植物標本,等等。檔案圖書文物的制成材料有紙張、紙板、漿糊、布類、皮類、絲絹、竹木品等,可為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提供充足的食料和營養,這是檔案圖書文物遭蟲蛀的重要因素。
不同種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其對食物的需求也有明顯的差別,有喜食食物、一般食物和不喜食食物。喜食食物是指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喜歡蛀食的食物,在這種食物的喂養下,其新陳代謝旺盛,繁殖數量多,發育速度快,以紙張為喜食食物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大多是檔
案圖書文物的重要害蟲,可給檔案圖書文物造成嚴重的為害,如檔案竊蠹、煙草甲、毛衣魚、白蟻等;一般食物是指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既不喜歡又不生厭的食物,在這種食物喂養下,繁殖發育處于中等水平,以紙張為一般食物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對檔案圖書文物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為害,如蛛甲類、皮蠹類、粉蠹類等;不喜食食物是指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既不喜歡又不拒食的食物,在這種食物喂養下,能夠維持害蟲的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受到抑制,但不會致死,以紙張為不喜食食物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對檔案圖書文物的為害一般比較輕微,如谷蛾類、谷蠹、竹蠹、蜚蠊等。
檔案竊蠹的喜食食物為紙張、紙版,其他食物還有膠合板等;煙草甲的喜食食物為紙張、紙板、煙草、某些中藥材等,其他食物還有糧食、粉類、茶葉、干果、毛皮等;毛衣魚的喜食食物為紙張,其他食物還有谷物、漿糊、生物標本、中藥材、衣物等。由于它們都是以紙張為喜食食物,因而都是檔案圖書文物的重要害蟲,會對檔案圖書文物造成嚴重的為害。
蜚蠊目和鱗翅目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如東方蜚蠊、德國蜚蠊、美洲蜚蠊、幕衣蛾、袋衣蛾等,多喜食淀粉、脂肪類食物,如糧食、食品、水果、油料、漿糊、干果等,紙張則是它們的不喜食食物,因而它們不是檔案圖書文物的重要害蟲,也不會給檔案圖書文物造成嚴重的為害。
喜食紙張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對不同紙張喜食的程度也不同。害蟲最喜歡蛀食的紙張有古紙(如毛邊紙、宣紙、竹紙、皮紙等)、手工紙、新聞紙和草板紙等。這是因為古紙和手工紙生產中所用化學藥劑少,成紙殘留的化學藥劑也少。而化學漿紙(如書寫紙、凸版紙、有光紙等)是采用酸堿等化學藥劑處理,又經次氯酸鈉等化學藥劑漂白等工序制成,殘留化學藥劑較多,故害蟲比較反感。但這種反感是與古紙和手工紙相比較而言?偟膩碚f,仍是檔案竊蠹等檔案圖書文物重要害蟲喜食的食物。另外,近年銅版印刷紙印制的書籍越來越多。作者發現,銅版印刷紙印制的書籍生蟲要比其他化學漿紙嚴重,如桂林師范大學圖書館保存的一些以銅版紙印制的外文書,平均蟲口密度為1.61條/冊,最高蟲口密度達30條/冊,而同庫的其他圖書(凸版紙印制的)卻很少發現害蟲。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銅版紙大多采用淀粉、干酪素等材料進行表面施膠,面淀粉+纖維素是檔案圖書文物重要害蟲毛衣魚、煙草甲等的較好食料。
根據檔案圖書文物害蟲這一生態習性,古人采用黃檗汁、椒汁等浸漬紙張,使害蟲拒食,達到防治害蟲的作用。
2.溫度
溫度是昆蟲積極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它決定著生命過程的特點、趨向和水平。這是因為昆蟲的正常代謝過程要求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進行,溫度的變化可以促進或抑制昆蟲的代謝過程,也可使代謝過程完全停止。昆蟲是變溫動物,其保持和調節體溫的能力不強,環境溫度高低變化直接對昆蟲體溫高低變化發生作用,并直接影響昆蟲的新陳代謝速度,甚至致死。
一般,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外界溫度上升,昆蟲體溫也相應上升,外界溫度下降,昆蟲體溫也相應下降,保持著與外界相近的水平。然而,昆蟲并不是完全沒有調節體溫的能力,只是調節幅度有限。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多寄生在比較隱蔽的場所或寄主內,其體溫接近于環境溫度,環境溫度對其影響更為明顯。在昆蟲生態學上,一般把溫度對昆蟲的影響分為致死高溫區、亞致死高溫區、生育高溫區、適宜溫區、生育低溫區、亞致死低溫區、致死低溫區等7個溫區.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從總體來說也屬于這一溫區范圍,但不同種類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溫區范圍并不完全相同。近年來,許多昆蟲學家、檔案圖書保護專家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查清了部分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發育的溫區。
溫度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產卵數、卵期、成蟲期、幼蟲期、孵化率、蛹期、發育周期都有明顯的影響。據重慶市檔案館等單位研究,不同溫度對檔案竊蠹的產卵量、卵期、幼蟲期和化蛹率的影響。
據《檔案圖書害蟲及其防治》(檔案出版社,1985)記載,不同溫度對煙草甲的生長發育影響更為明顯,當溫度在17.5℃以下或40℃以上時,煙草甲的卵就不會孵化。溫度對煙草甲的卵期、幼蟲期、蛹期、產卵量、孵化率、成蟲壽命的影響。
溫度17℃時,藥材甲每代完成發育需要200日,而溫度升至26-27℃時,每代只需70日。溫度對裸蛛甲的卵期、孵化率和成蟲壽命的影響。
從上述幾種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發育狀況隨溫度變化可以看出,溫度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影響十分明顯。在適溫范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蟲期短、發育快、繁殖多,而在不適溫度范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蟲期長、發育慢、繁殖少,害蟲生長發育明顯受到抑制。因此,近年來許多檔案館和圖書館非常重視檔案圖書庫房溫度的控制,使庫房溫度控制在檔案圖書害蟲適宜溫度以下,可有效地抑制檔案圖書害蟲的生長發育,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3.濕度
水分也是昆蟲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昆蟲原生質的化學活性與水是分不開的,鹽和碳水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狀態下才能發生生理作用;酶的作用也只能在水溶液中才顯示出來;昆蟲體內的激素聯系、營養物質的輸送、代謝產物的運轉、廢物的排泄等,都只有在溶液狀態下才能實現。檔案圖書文物害蟲與其他昆蟲一樣,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否則其生長發育就會受到抑制,甚至致死。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所需水分的來源主要是食物和空氣中的水分,而食物含水量一般取決于空氣的濕度。一般來說,空氣濕度越高,檔案圖書文物的含水量也越高,供給害蟲的水分也越多;反之,如果空氣濕度越低,檔案圖書文物的含水量也越低,供給害蟲的水分也越少。
濕度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據重慶市檔案館、西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研究,檔案竊蠹在環境相對濕度低于50%(紙張含水量低于6%),其卵就不會正常發育,如果相對濕度降至30%(紙張含水量低于5%),卵一般不能孵化;當環境相對濕度在40-60%條件下,經過20天的時間,卵的孵化率只有5.98%,孵化出的幼蟲1天內即100%死亡,3齡幼蟲也全部死亡。在適溫(25℃)下,不同濕度對檔案竊蠹生長發育的影響如表5-8.從表5-8不難看出,不同濕度對檔案竊蠹的產卵量、孵化率、蛹期、羽化率、死亡率、成蟲壽命都有影響,而影響最明顯的是產卵量和孵化率,可見對其繁殖影響較大。
據有關資料記載,溫度25℃時不同濕度對煙草甲的幼蟲期和幼蟲平均死亡率的影響,濕度對煙草甲的生長發育也有明顯的影響,特別是對幼蟲平均死亡率的影響更為明顯。
據初步研究,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生長發育的適宜濕度為70-90%之間。但不同蟲種,特別是不同地區的蟲種適宜濕度范圍也有某些差別,有些蟲種差別還比較大。如檔案竊蠹的適宜濕度為70-90%,生存濕度50%以上,因此該蟲一般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高溫潮濕地區,而北方干燥地區較為少見。煙草甲的適濕范圍為60-90%,但濕度低至40%的條件下也能生存。毛衣魚的適濕為75-95%,但也是一種能適應低濕條件生存的害蟲,濕度低至40%也能生存,長期低于40%或30%的環境,才能使毛衣魚絕跡。因此,煙草甲和毛衣魚這兩種檔案圖書文物重要害蟲,在全國分布極廣,幾乎除西藏外,所有的省市都有分布。白蟻、蜚蠊、谷蠹、竹蠊、書虱等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是高濕類害蟲,在低濕環境中發生較少;皮蠹類、蛛甲類、粉蠹類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對濕度適應范圍都比較寬,在全國分布比較普遍。
溫濕度的綜合作用,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也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在不同溫濕度組合下,害蟲的發育歷期、死亡率等都有明顯的不同。
4.光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大多具有負趨光性,只有極少數蟲種具有趨光性,它們不論是棲居還是覓食,一般都在較陰暗的地方。檔案圖書文物的庫房、裝具內的照度一般都比較低,在客觀上為它們的生長繁殖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5.其他環境條件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環境因素還包括衛生條件、空氣流通、空氣清潔條件等,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喜歡在臟、亂、差,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棲息活動。如果檔案圖書文物庫房或收藏處衛生條件差、灰塵很厚、空氣污濁不流通,以及雜物成堆、周圍雜草叢生等,都會為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傳播和滋生繁殖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論衡》中就有“書卷不舒有蟲”的記述。
作者曾在四川、云南、廣西等。ㄗ灾螀^)遇到過這種情況,生蟲比較嚴重的檔案圖書大多是存放在條件簡陋、塵土很厚、光線陰暗、長期不翻動不通風的環境。如四川省新都縣法院檔案室收藏的數十箱新中國成立后的檔案,“文革”10年未動,1980年檢查時,發現塵土很厚,霉味很大,并且發生了嚴重的蟲害,每卷檔案有蟲數十條,檔案被蛀得破爛不堪;四川省高縣檔案館,“文革”中檔案無人管理,工作恢復后,發現2萬卷檔案有一半生蟲,一翻動蟲糞、蟲尸、紙屑、灰塵到處飛揚;廣西壯族自治區賀縣圖書館,圖書長久存放在破祠堂內,門窗不嚴,雨季漏雨,光線陰暗,雜物成堆,塵土很厚,鳥窩、蜘蛛網也很多,圖書也長久不動,老鼠、蟑螂亂串,1988年調查時,發現圖書嚴重生蟲,特別是古籍生蟲極為嚴重,蟲口密度最高者每冊近百條,蟲種有三四種之多。作者在很多檔案館圖書館、都發現了類似的現象。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檔案圖書文物害蟲這一習性,一些寺廟的藏經樓一直采用掃經、翻經防治害蟲,具有明顯的效果。
掃經和翻經一般每年進行1次,時間一般在10月或11月秋高氣爽期間(這時空氣濕度較低、溫度適中),打開經柜,函套,首先用毛刷掃除經柜和函套上的灰塵(同時檢查有無害蟲,發現害蟲立即處死),然后打開函套,再掃除經卷上的灰塵,最后進行翻經。翻經的方法是:用竹簽從卷首一頁一頁地翻一遍,直至翻完為止,發現害蟲及時處死。掃經和翻經既達到了去除灰塵、通風散潮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及時除去害蟲,不致滋生蔓延,造成嚴重的為害。成都的寶光寺,從古至今一直采用此法防蟲,經卷從沒有發生過嚴重蟲害,被蛀者極少。近年來,許多檔案館、圖書館也采用類似的方法防治蟲害,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6.地理因素
根據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生態習性可知,絕大多數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喜溫喜濕,而我國氣候特點是:南方高溫潮濕,北方較為干燥。其它如地形條件、生物因素、人類活動都對昆蟲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但主要的還是不同地理條件下的不同氣候特點的影響。
據初步調查,我國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密度及為害由南向北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最嚴重的地區是四川省,特別是四川盆地,這與四川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和氣候特點有直接關系。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發生嚴重的地區還有廣西、云南、福建、廣東、海南、貴州、湖南、浙江等。ㄗ灾螀^)。我國西藏地區,由于地處高原,溫度低,氣候干燥,因此檔案圖書文物很少遭受蟲害。在北方廣大地區、如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等。ㄊ小⒆灾螀^),雖然蟲種也比較多,但密度和為害要較南方諸。ㄗ灾螀^)小得多,這與北方的地理氣候有直接關系。表5-10是南方和北方部分城市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最適溫度期和最適濕度期。從表5-10可以看出,南方城市適宜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生長發育的時間大大長于北方城市。
近年來,昆蟲學家、檔案圖書文物保護專家,以及許多檔案館、圖書館和博物館對我國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做過多次調查。
我國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各。ㄊ、自治區)分布種類多少的順序是廣西(31種)、浙江(24種),廣東、福建(22種),四川(20種)、貴州(19種)、北京(19種)、云南(18種)、湖南(17種)、江西(16種)、遼寧(15種),河北、山東(14種)、山西、陜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12種),吉林(11種)、河南(10種),湖北、上海、青海(9種),黑龍江、內蒙古(8種),寧夏(7種)、西藏(2種)。這一順序雖然由于各地開展調查工作的程度不同,不是十分準確,但可以大致看出我國檔案圖書文物害蟲隨地理因素分布的趨向,即分布種類較多的省(市、自治區)大多地處南方以及沿海高溫潮濕地區,越往北方及內陸,害蟲種類分布也越少,北京害蟲種類分布明顯高于周圍各省,這可能是由于北京開展調查工作比較深入,還可能是由于北京地處全國中心,受各省害蟲感染的機會也要多一些。
(三)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特點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屬倉庫害蟲,是城市昆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倉庫害蟲的許多特點,同時還有一些獨有的特點。了解和認識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特點,對確定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為害范圍和搞好防治工作都十分必要。據初步研究觀察,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特點主要有6個方面。
1.抗干力強
除個別蟲種(如檔案竊蠹等)外,大多數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具有較強的抗干力,幾乎都能依靠中濕空氣和寄主一般含水量(紙張7%)滿足其生存的需要,完成整個生活史。特別是皮蠹類、粉蠹類、竊蠹類、衣魚類中的許多害蟲,在空氣濕度低至50%,甚至40%條件下,都能繼續生存繁殖,某些皮蠹類害蟲還能生存在含水量為2%的紙中。因此,在我國規定的檔案圖書庫房標準濕度(50-60%)范圍環境下,僅能對某些檔案圖書害蟲的生長發育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能控制它們的生存,如花斑皮蠹在濕度50%的環境中的死亡率不到10%.由于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具有抗干力強這一特點,單純采用控制庫房標準濕度是
達不到理想防治效果的,必須同時采取其他的綜合措施。
2.耐熱性和耐冷性強
許多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在庫房的自然溫度下都能生存,如谷蠹在35-40℃還能發育繁殖,黑皮蠹、花斑皮蠹等皮蠹害蟲許多都能在0℃左右的低溫下生存,溫度降至-10℃以下,經過數月才能將其凍死。在檔案圖書庫房標準溫度(14-20℃)環境中,僅會對檔案圖書害蟲的生長發育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能達到殺滅的目的。殺滅檔案圖書文物害蟲,溫度需要升至45℃以上或降至-10℃以下,才能達到目的。
3.耐饑力強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耐饑力較其他昆蟲為強,即使完全無食的條件,許多蟲種仍能生存很長時間,如百怪皮蠹、花斑皮蠹的幼蟲在絕食后4年不會致死,腎斑皮蠹絕食3年半也不會致死,毛衣魚無食物可活300天以上。絕食的檔案圖書文物害蟲,一旦恢復了食物,在其他條件適宜時,會迅速恢復正常活動。
4.雜食性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一般都是雜食性昆蟲,如花斑皮蠹能蛀食25種倉貯物品;煙草甲除蛀食紙張外,還蛀食煙草、中藥材、皮革、糧食、絲織品、棉織品、干果等;檔案竊蠹除蛀食紙張外,還蛀食膠合板、紙板等;蜚蠊除咬食紙張外,還蛀食糧食、食品、肉類、干果等;褐粉蠹除蛀食木質裝具,還蛀食紙張等。其他如白蟻、毛衣魚、藥材甲,以及蛛甲科等害蟲的食性也非常雜,多在10余種以上。由于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具有雜食性的特點,決定了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種類多、傳播易、防治難。
5.繁殖力強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繁殖能力很強,有的蟲種成蟲期很長,繁殖能持續2-3年之久。有的蟲種產卵量大,如煙草甲在25℃時,每雌能產卵103-126粒,每年可發生3-6代,炎熱地區可發生7-8代;黑皮蠹在23.6℃時,產卵130粒;裸蛛甲每雌平均產卵283粒,最多達524粒;凹緣大蠊每雌產卵鞘20個以上,每個卵鞘平均有卵25個;書虱每雌平均產卵212粒;德國小蠊每雌產卵袋4-5個,每個卵袋內有卵18-50粒;花斑皮蠹每雌產卵14-150粒,谷壹每雌產卵平均244粒,等等。由此可見,對檔案圖書文物害蟲的防治不可以掉以輕心,如在檔案圖書文物庫房內發現少數害蟲,也要采取積極的防御和殺滅措施,否則,條件適宜時會很快泛濫成災。據重慶市檔案館、合川縣檔案館多年摸索的規律,在檔案庫內,如果沒有積極的防御措施,害蟲3-4年就會大發生一次,可見其繁殖能力之強。
6.喜臟亂、陰暗、安靜的環境
檔案圖書文物害蟲多是倉庫害蟲,多終年棲居在檔案圖書文物庫房或檔案圖書文物內,它們非常適應這種陰暗、安靜的生活環境,特別是藏于書柜、檔案柜內的珍貴古籍和手稿,由于查閱少,光線陰暗,空氣不流通,加之管理不善,塵土很厚,最易生蟲。近年來,許多檔案館、圖書館都十分注意破壞害蟲繁殖的生態環境,做到了無塵、無蜘蛛網、整潔衛生、定期通風、定期檢查,對防止害蟲的滋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圳市程建白蟻害蟲防治中心有限公司:防蟲滅蟻熱線:13699834260黃工